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通知公告>>正文
 
关于开展2025年省级高校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和课程思政精品课程遴选工作的通知
2025年08月16日   教学科

辽科院教发〔2025〕138号

各部门、各单位:

根据《辽宁省教育厅关于开展辽宁省高校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和课程思政精品课程遴选工作的通知》(辽教通〔2025296号)文件要求,学校决定开展省级高校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和课程思政精品课程遴选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范围

(一)高校课程思政研究中心

由学校统一组织申报,如需支撑材料,请各二级学院配合提供。

(二)高校课程思政精品课程

面向全校所有本科课程,至少经过两个学期或两个教学周期的建设和完善,并为辽宁科技学院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二、高校课程思政精品课程推荐数量

辽宁省教育厅要求每校申报普通本科课程不超过5门,研究生课程不超过3门。同一所学校申报的课程应为不同学科专业、不同类型课程。

辽宁科技学院本次推荐数量要求:有学生的各二级学院按评选要求择优每个类型课程(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实践类课程三个类型课程)推荐 1门课程思政精品课程,外语学院、双创学院、基础部、体育部和工程实践中心每单位推荐1门课程思政精品课程。

三、申报条件

(一)高校课程思政研究中心

1.中心聚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发展定位准确,育人理念先进,工作规划清晰,任务职责明确,运行机制完备,建设特色鲜明。

2.中心负责人政治立场坚定,师德师风良好,对如何结合本校办学定位和专业特色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有深刻理解,具有丰富的课程思政建设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中心人员配备科学合理,具有相应的课程思政建设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基础。

3.中心积极探索创新课程思政建设方法路径,形成具有推广价值的经验做法和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能够有效指导和有力推进学校、院系、教师不同层面的课程思政建设,并在校内外形成示范辐射效应。

4.中心支持指导不同学科专业、不同类型课程,立足专业特色和课程育人特点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建成一批课程思政优质资源,建有宣传展示数字化平台,并开展推广共享。

5.中心开展经常性的课程思政建设教师交流、观摩和培训活动,汇聚专业课和思政课教师合力,积极推动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整体提高。

6.中心探索建立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推动学校将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纳入院系、教师的绩效考核内容,不断提高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

7.中心在政策、经费和条件等方面保障有力,具有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分享、展示、培训、研讨等活动的良好基础和支撑能力。

(二)高校课程思政精品课程

1.课程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或专业考试计划,实施学分管理,并至少经过两个学期或两个教学周期的建设和完善。

2.课程准确把握“坚定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主线,结合所在学科专业、所属课程类型的育人要求和特点,深入挖掘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

3.课程注重体现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特色,注重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统一,科学设计课程目标和教案课件,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4.课程教学内容体现思想性、前沿性与时代性,教学方法体现先进性、互动性与针对性,形成可供同类课程借鉴共享的经验、成果和模式。

5.课程可由一名教师讲授,也可由教学团队共同讲授。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不需单独申报。入选精品课程相应授课教师、团队自动认定为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

6.课程授课教师政治立场坚定,师德师风良好。课程负责人具有高级职称,能够准确把握本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方向和重点,并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课程教学团队人员结构合理,任务分工明确,集体教研制度完善且有效实施,经常性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教学研究和交流,课程思政建设整体水平高。

7.课程考核方式和评价办法完善,育人效果显著,学生评教结果优秀,校内外同行专家评价良好,形成较高水平的课程思政展示成果,具有良好的示范辐射作用。

三、材料报送

1.请各申报单位于8月25日前,将《辽宁省高校课程思政研究中心申报汇总表》(附件1)、《辽宁省高校课程思政研究中心申报书》(附件2)、《辽宁省高校课程思政精品课程申报汇总表》(附件3,)、《辽宁省高校课程思政精品课程申报书》(附件4)Word版本和PDF版本,及支撑材料,发送到指定邮箱。

2.辽宁省高校课程思政精品课程申报支撑材料

1)教学设计样例说明(必须提供)

提供一节代表性课程的完整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流程说明,尽可能细致地反映出教师的思考和教学设计,在文档中应提供不少于5张教学活动的图片。要求教学设计样例应具有较强的可读性,表述清晰流畅。课程负责人签字。

2)最近一学期的课程教案(必须提供)

3)最近一学期学生评教结果统计(选择性提供)

4)最近一次学校对课堂教学评价(选择性提供)

5)课程团队成员发表的教研教改论文复印件(选择性提供)

6)课程团队成员获得的成果奖复印件(选择性提供)

7)课程团队成员参加课程思政培训的证明材料。

四、联系方式

教务处:高老师  魏老师

电话:15504144369  024-43164036

邮箱:lkyjwcjxk2025@163.com


附件1:辽宁省高校课程思政研究中心申报汇总表

附件2:辽宁省高校课程思政研究中心申报书

附件3:辽宁省高校课程思政精品课程申报汇总表

附件4:辽宁省高校课程思政精品课程申报书


教务处

2025年8月16日




附件【辽宁省高校课程思政研究中心申报汇总表.docx(点击次数:
附件【辽宁省高校课程思政精品课程申报汇总表.docx(点击次数:
附件【辽宁省高校课程思政精品课程申报书.docx(点击次数:
附件【辽宁省高校课程思政研究中心申报书.docx(点击次数:
关闭窗口
友情链接

Coypright© 2014-2019 辽宁省本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香槐路176号 辽宁科技学院教务处  邮编:117004(浏览本站主页,建议分辨率1024×768)